谁说老鼠和鸭子不是远房亲戚?较真,又会吓到全班同学
老师:这是一只什么?
同学们:老鼠(齐声回答)。
老师又问,这到底是什么?学生仍然回答是老鼠。
老师说,不对,是一只鸭子。然后再问,这到底是什么?
老师问学生对不对?这时学生显得拿不定主意了,疑惑着,大概是迫于老师的“淫威”吧,然后集体沉默,不敢回答。
最后,老师发怒似的继续说,这就是一只鸭子,信不信?
这时,同学们就像私底下都先商量好了似的,集体统一口径回答:信。
服不服?居然是所有的人都信了,这就是现实结果。
当然,最后老师还是对这个指鼠为鸭的行为向同学们道歉,然后表扬了唯一的从头到尾都一直坚持说画面上就是老鼠的3个同学。同时也通过这件事告诉同学们以后要多动脑筋,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,学会独立思考。
明明是一只老鼠,为什么在被所有人都回答是鸭子的时候,或者是被某个权威硬是把黑的说成是白的的时候,大家的态度就变了,而且还深信不疑呢?我不是专家教授,无法对这个现象进行专业解读,但这就是现实和现实的结果。
这两天,网上有个新闻,说是某校学生在食堂吃鸭脖吃出酷似老鼠头的异物,有胡须,还有牙齿。可在经过有关部门鉴定后被一口咬定不是老鼠头,而是鸭脖子。最后,那个发视频的学生随即就改口承认是鸭脖,还发视频进行了澄清。6月3日晚,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,回应了此前引发争议的“学校食堂饭菜中吃出老鼠头”一事,称饭菜中的“异物”经当事人确认为鸭脖。
有眼尖的网友留意到一个在微信群流转的截图,当然我是不信这个的。说是为了让“通报”更有说服力,学校方面没少努力:
叫我说,如今是网络时代,负面舆情多了,不管是机关单位还是个人,大家都从心理或者是生理上都有了抗体了,招呼下面的兄弟伙们正面跟评留言那啥的舆论引导,这项技能其实是早都会了。
尽管做了那么多的功课,但还是引发了部分网友质疑,有网友表示“这谁来看都不是鸭脖”,“鸭脖怎么长了牙”、都“指鼠为鸭”了?
对于这件事,还有好事的网友表示:我倒有个“馊主意”,请鉴定人员吃下那只“鸭脖”,最好是给全网来个现场直播。
其实,我觉得为了证明是鸭脖子开直播就大可不必了。如果觉得错了,直接认错也就完了,如果觉得没错就继续坚持也没得啥,因为真理往往都是在少数人手中。
提到认错这个话题,我还想起了我们广安本地近两天刚刚发生的一件事:
本地的这个奇葩事儿,我是在第一时间就得知,但碍于某些因素一直没有提及。后来我了解到该酒店餐饮负责人通过添加消费者微信,表示了歉意,期间还先后通过两次调解、协商后,当事消费者(食客)已与酒店达成一致意见,相互谅解,目前已妥善解决。
这事儿其实非常简单,表示歉意就完了。可是,有的地方,在因为某些人和事后就是喜欢“夹到干屎犟”不肯认错。原因大概在于,认错的成本太高,有时候,哪怕愿意私底下赔付也是不愿意认错的。但这都是个例,但还有的地方,认错了也不忘私底下搞“小动作”,比如,近日,湖北极目新闻的一位记者在贵州毕节织金县调查采访“水电站放水致两名教师溺亡”,就遭遇一辆面包车拦路,遭到车上三人殴打,引发舆论广泛关注。这样一操作下来的结果是来了一个“新闻搭车”,更多了个“次生灾害”,得不偿失。
现实生活中像上述例子比比皆是。所以,针对这个事儿,我的意见是,争论下去也是没有意义和结果的,因为现实的结果是,这就是个鸭脖子,尽管是带毛的那种鸭脖子,谁敢说鸭子身上没有毛呢?除了遗传就不允许变异么?依我看这届网民就是没长脑子,鸭子,就连牙齿也是可能有的,这一点也不奇怪。
好吧,他们说是啥,就是啥了,是鸭脖是老鼠头都已经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,已经没有人再去说,那是老鼠了,就是个鸭脖子,必须的。
有些话只要说上一千遍,便是真理。吃咸看淡,又何必非要去做那个某衣故事里的“小男孩”,较真,又会吓到全班同学。
往期阅读:
又来了个不要脸的:”落马高管”假释出来后威胁媒体删除忏悔视频,不删就发律师函,这情形与广安某楼盘以律师函相威胁如出一辙
陈处长有病得治,不能让其带病上岗,浙江省委组织部被指不厚道、未能体现人文关怀
武汉被撞身亡小学生母亲坠亡,世间的冷漠和非正义结局才是压垮她的最后那棵稻草
评记者调查毕节教师溺亡遭3人殴打事件:除非判官引咎辞职,不然还会有万个流氓重现江湖
谢歌说事:网聚民生,围观世相;说山说水,说人说事。
法律顾问:四川爱众律师事务所 张冬林律师
咨询电话:13198111998